返回

每周答疑 | 支扩反复感染有必要做痰培养吗?

呼吸家资讯 2022年08月05日
924
每周答疑 | 支扩反复感染有必要做痰培养吗?

小助手

我们【呼吸家】的医生们平时会定期在一些患者群里面进行答疑活动。呼呼每周都会汇总和整理每一期答疑的问题,也给那些没有参与答疑活动的群友们一起学习哦上次的答疑活动真的是太精彩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吧。


1、医生您好,本人现年49岁,女,咳嗽,胸闷,检查激发试验阳性,确诊变异型哮喘,用药一年多了,开始用信必可,每天二吸,孟鲁司特,每天一粒,现用信必可,每天一吸,但现在有时喉有点痛,头有点痛,应该是感冒引起的吧,还有时有点血丝痰,是药物副作用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引起的?我的变异型哮喘药信必可什么时候可以停用?非常感谢!

医生

您好,如果是急性的咽痛/咳血丝痰要考虑急性的病变,但是长期反复有的话,建议一定要注意用药后漱口。信必可什么时候可以停主要看你症状控制的如何,还有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及肺功能的程度,这个也没有固定的停药时间,需要在控制症状的情况下,不断减低药物的用量,依你的情况,可能最少也要3-6个月以上吧。



2、医生您好,我患有过敏性鼻炎,全组副鼻窦炎症,(以双侧筛窦较明显),哮喘合并支气管扩张。这几年来用信必可控制了哮喘,但支气管扩张总是频繁咳嗽多痰,有时一点黄痰,有时黄脓性痰。几乎每天也都有鼻涕倒流到咽喉,咳嗽咳出,咳嗽重时还带一点血丝。每间隔半个月后,总感到反复感染。

3个星期前,刚开始咳一两口绿痰,接着黄痰,剧烈咳嗽带一点血丝。快步走路与走到2楼就明显喘气,我意识到感染导致哮喘加重了。用信必可十思力华十顺尔宁十抗生素头孢克洛十化痰药切诺,吃了一个星期,有好转。今天早上第一口痰颜色转为淡黄色。白天痰量已减少,走上5楼也轻松一点了。

请问:(1)反复感染的支扩,有必要住院做痰培养吗?有必要做药敏实验?
(2)门诊能否做痰培养?
(3)能用免疫调节药泛福舒吗?
(4)若长期用泛福舒,副作用大不大?
(5)用泛福舒是否加上抗生素一起用较好?
(6)针对我的感染症状,单独用泛福舒?泛福舒搭配头孢二代抗生素呢?还是搭配左氧氟沙星较好?
多谢!

医生

您好,1.反复感染是支气管扩张的特点,在没有急性感染时,肺部也存在定植细菌,这时不需要去做培养,若是有急性感染时,建议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

2.增强抵抗力主要还是靠加强营养以及锻炼,可以考虑使用;

3.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紊乱(恶心、腹痛、呕吐),皮肤反应(疹、荨麻疹〉,呼吸道不适(咳嗽、呼吸困难、哮喘)以及一些一般常见的问题(发热、疲劳、过敏反应),若是用药后有这些不适,不建议长期使用;

4.抗生素不建议长期在家庭反复使用,很容易引起耐药;

5.二代头孢类的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效果并不好,最好是三代头孢或者左氧氟沙星类的药物。



3、医生,您好!哮喘7个月了,4月份查出了肺有结节和支扩,用的孟鲁司特药和沙美特,请问还有更好的办法I么?肺部有结节是癌症吗?我现在也在中药调理。

医生

您好,哮喘治疗主要靠支气管舒张剂与激素的联合制剂为主,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是治疗哮喘比较好的药物,也是常用得药物了,若是同时口服孟鲁斯特钠可以控制症状,不建议调整治疗方案,一般肺部结节大多数为良性的,小于8mm得结节主张定期复查。在使用西药治疗的同时不建议口服中药,若是症状控制不佳,可以考虑增加药物的剂量,或者使用别的药物,比如信必可等。



4、医生您好,慢阻肺肺气肿肺大泡血氧饱和度低92-94有必要吸氧吗?担心肺高压,一秒率43%一秒量70%,中度慢阻肺。

医生

您好,若是没有合并肺动脉高压/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心力衰竭性水肿这种情况是暂时不需要吸氧的,建议结合血气分析以及肺功能情况。



5、医生你好,我嗓子痒就想咳嗽。如何控制嗓子不痒呢,得病以来一直有白色黏痰。这种现象还能消失吗?为什么会有黏痰呢?

医生

您好,其实嗓子痒就是气道里面有分泌物,一旦有分泌物就想咳嗽,而黏痰就是分泌物,这是气道慢性炎症造成的。建议用化痰药物。



6、医生您好,我今年28岁,慢性咳嗽一年多,医生诊断咳嗽变异哮喘,现在还有一点咳嗽,这种情况可以停药备孕吗?

医生

您好,建议不能停药,停药后会发作,这样对生宝宝更不好。在最少用药情况下怀孕是最好的,最好用普米克或顺尔宁。





1、公众号回复:小报,查看以往答疑热点小报合辑。

2、公众号回复:“哮喘1”或者“哮喘2”或者“慢阻肺”任意一个关键字,都可以把相应的科普宝典抱走哟~

3、公众号定期发布科普文章,大家有想要了解的知识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如何早日控制哮喘和慢阻肺?这里有答案,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呼吸家。“呼吸家”是一个专注哮喘和慢阻肺管理的平台,提供最全面的调理方案、健康常识和呼吸慢病管理建议。


呼吸慢病服务专家

红色二维码动态.gif

长按识别公众号,查看更多健康资讯